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

你為什麼要交換? - Part 1

Lost in thought
Credit: Marina del Castell - Lost in thought @ Flickr

大概大二時就興起來申請交換學生的念頭,只是過了快四年,現在碩二了才剛要準備申請而已。
大學時決定要延後交換時間的原因很多,主要還是因為我想要的未來在當時仍不清楚。上大學後,大一、大二的社團經驗,讓我發現自己比起長期待在實驗室做研究,更喜歡與人互動、與人分享的感覺,而原本的生涯規劃因此漸漸動搖了。

最近和同學朋友間聊天時得知了「早閉 foreclosure」這個詞(或稱 identity foreclosure 閉鎖認同),這是1980年 Marcia 提出的自我認同模型,早閉指的是還沒有經過自我探索,就已經確立了生涯目標或是價值觀的狀態。我常覺得正因為台灣的中學教育獨尊特定少數考試科目,而排擠了許許多多國高中生探索自我的機會,尤其我高中念的是數理資優班,在那樣特別強調數理的環境下,我所能做的選擇,也就僅止於我認識的這些少少的領域。因此即便我選擇的的確是我所喜愛與願意持續耕耘的領域,那也只是這個廣闊世界的小小一隅,只要接觸更多元、更多樣的事物,原本的認同很容易就被動搖,甚至是破壞了。

大二時,在化學系學生找實驗室做專題研究的風氣下,逼著去思考自己的未來走向,到底該往何處前進。正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個性似乎不那麼適合,才更覺得是否選擇實驗室做專題,是一件相當煎熬的事情。

總之,最後是抱持著「總得進去闖一闖,才知道是不是真不適合」的心態進實驗室,不然永遠只是對學術研究有某種「想像」而已,況且我以前頂多就只有做過科展的經驗,還稱不太上真正的研究,試了以後,說不定還會覺得在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是可行的,誰知道呢?

大三、大四學做研究,做出了點小成果,有種我做研究好像也不差感覺,大概是因為有小小成就感的回饋,讓我覺得做起來其實也滿開心的。加上看似有機會推甄進研究所,於是我就再度收起交換學生的想法,不想把難得有點機會考上研究所的機會就這樣中斷。(如果大四沒有申請,大五去交換,那研究所就要大六才考了...)於是再度把心底的那個不確定感擺一邊,繼續在實驗室讀碩士學位了。

有趣的是,碩一接手的新project,難度上要比大學專題時的研究內容困難許多,管理的儀器因為是實驗室學長自己架起來的,所以我也需要學會儀器相關的所有知識與技能,包括光學、儀器的相關知識與LabVIEW程式控制這些化學系學不到,且需要花大量時間自學與摸索的內容,加上接手後儀器就開始出問題,過了一整年完全沒有研究進度的日子。雖然這些技能最後都學會了,儀器的使用上也算得心應手,但是這一年的生活卻是常常壓力很大,一直覺得解決這些問題似乎遙不可及,長時間感到對研究無力、無助。

這一年的經驗,讓我重新意識到「不適合做研究的工作」這個事實,仍然如影隨形的跟在身邊,它不會因為你不去想、不去思考、沒有意識到它,它就消失。這段時間裡,我常常問自己:「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?」

「我不願意。」這是我的回答。

不是我無法在高強度、高壓力的環境下工作,只是我更傾向去思考工作的目的與生活的平衡。工作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生活有機會過的更好、更開心嗎?那我又有什麼必要選擇一個自己不是很喜歡的工作,然後做的那麼不開心呢?如果未來的工作環境必定會有高強度與壓力,那我寧願選擇自己所愛,能充滿熱情投注其中的事情來完成。

於是我決定不再繼續往學術界前進,一直很想完成的交換學生的心願,就又再度浮上檯面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