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

念研究所的意義

當我意識到最終的目的地並不是學術界的時候,我開始問自己:「念研究所的意義在哪裡?為什麼我還要繼續完成這個學位?我在這裡獲得了什麼?有必要在這裡學嗎?有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訓練這些能力?」

本來選擇繼續唸碩士學位的時候的想法,是因為還沒決定是否真的要往學術界前進,所以就先繼續念,在實驗室裡面繼續磨練學術研究的能力、體會學術界的生活,與摸索學術界的生態。

不過,既然決定不往學術界前進了,加上我的第一步想去的是科學新聞,那又何必繼續走完碩士班的最後這一年?我勢必要給一個理由,說服自己不要馬上投身網路新媒體與科學新聞,而持續花時間完成學位。

回顧從大三以來,在實驗室做專題研究的經驗,老師一路引導並推著我前進,還提供我許許多多的機會。我參加過了台灣生物物理年會,我去過北京中科院參加IUPAP的生物物理會議 (8th ICBP, IUPA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Physics),以及在台大化學系諸多的演講與研討會中,看到非常多傑出研究人員的研究及其風範,包括許多諾貝爾獎得主、各國教授和傑出的研究生。隨著參與次數的增加,我越發了解學術界運作的生態,也越能看出各研究的嚴謹和優劣的端倪。對於學術研究的「品味」,我想這三年多來的訓練,在我身上是看得出成果的,某方面來說這也是我帶得走的能力,對於科學研究的敏銳度是我未來在處理科學新聞時,會派上用場的重要特質。

第二個研究所時期特別值得一提的事情,是頻率頗高的領域內 paper 報告 (Journal Club)、研究進度大報告,以及一整年的助教經驗。我的報告能力與說話技巧顯著的提升就是得利於這兩者,報 paper 訓練的是在較短時間內消化別人的研究(當然是比不上即時新聞那種速度啦XD),並且清楚的解釋給實驗室其他人聽;研究進度大報告要總結自己近半年來,研究成果為何?目前遇到什麼問題?可能的解決方法為何?要讓不同實驗室的合作夥伴都能聽懂,才能從中獲得不同領域的建議;而助教的經驗,則是訓練如何把複雜的概念,能簡單易懂地教會學生。接下來,還會有許多次報 paper 的機會、一次的研究進度大報告,以及碩士論文口試,都能持續訓練我整合研究內容,並組織成一個好的故事的能力。有句老師說的話我滿認同的:「一個傑出的研究人員,一定也同時是個好的講者。」因為在科學社群中,你不只要會做研究,還要能會講一口好故事,2015年六月底來台灣的 Professor Adam Cohen (@Harvard Univ., Dept. of Chemistry & Chemical Biology)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接著則是我最近在寫 paper 時才有的體會,邏輯思考真的很需要訓練。任何一個證據可以提供的論述強度,都有其對應的英文用詞,這些眉眉角角,在口頭解釋自己的研究的時候,大多不會有太大的困難與障礙,不過當要以寫作的方式告訴大眾時,邏輯與用詞的嚴謹度都得一再小心謹慎,否則科學社群中的 reviewer 可不會認同你的說法(切身之痛啊QQ)。我相信中文科普和科學新聞也會有一樣的問題存在,在我們實驗室的研究所訓練當中,學術論文的寫作,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而我也相信最後的這一年的學術訓練,能讓我在語言表達的精確度上,更上層樓。

但這些我不能在科學新聞從業過程當中學到嗎?我想答案會是肯定的,我一定也能學得到對科學研究的品味,學的到解釋複雜概念的能力,也學的到如何精確掌握語言表達,但我相對於他人的優勢,正在於我待過為時不短的學術領域(四年的研究經驗),看過眾多學術期刊文獻,當場參與與親炙國際會議中討論熱烈的盛況。我想,這會是其他沒有待過基礎研究學術領域的人,不會有的經驗吧!

我也要說,碩士班這一年多的時間,讓我成功切換與意識到研究生已經不只是學生,心態上,我也還必須是一位工作者,職業的學術研究員,只是學生也同時是我的身分而已。在這段期間的心理變化與建設,讓我知道自己已經不是一個只要唸書就好的學生,我還要負擔很多很多的責任,助教的責任、推進研究進度的責任,這些都心態的改變,初期還讓我很不能適應,但現在,我抓住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也認清了熱情與工作間矛盾難解的關係。

最後的一塊拼圖,則是來自於我想為自己的研究生涯留下一點紀錄,碩士論文是個紀錄、國際期刊也是個紀錄,我希望自己的研究室有價值的,能留給後人參考的,因此我所使用及管理的儀器甫恢復功能的這一刻、好不容易我已經能整握所有功能,還可以持續精進的這一刻,我不願意放棄,我希望能多做點努力,為自己,也為科學界留下一點貢獻。

最後最後了,我需要學位才能去交換啊XD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